水果列表及出產地-鳳梨 (波蘿) (ts00408) |
最後更新: 2016-11-06 13:02 最近瀏覽時間: 2019-12-07 10:02 |
菠蘿(學名:Ananas comosus),在馬新一帶稱為黃梨,在中國大陸、香港、澳門稱作菠蘿,閩東語、閩南語、莆仙語、臺灣話及客家語皆稱之為王梨,潮州話以番梨、旺梨稱呼,為禾本目鳳梨科鳳梨屬植物。
菠蘿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巴西、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的熱帶水果,現在已於熱帶地區廣泛種植
包括膳食纖維、有機酸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C、類胡蘿蔔素、鉀及多種礦物質等。
1. 維生素C:含量是蘋果的5倍。
2. 維生素B1。
3. 膳食纖維。
4. 鉀離子。
此外,菠蘿含有菠蘿蛋白酶,能分解蛋白質,但在消化道中會失去活性,無法繼續發揮分解蛋白質的作用。這種蛋白酶在口腔中會少量分解組成舌表面細胞的蛋白質,因此吃未經熱水、未泡鹽水的菠蘿後舌頭會有刺痛感。
先削皮、後去「釘」(台灣菠蘿並沒有「釘」,因此該品種的菠蘿無需去釘)、再於切片後泡熱水或浸泡入淡鹽水中,放冰箱冰後食用,會更香甜可口。但胃部容易消化不良者應避免空腹食用。在廣東潮汕沿海一帶也有用醬油代替鹽水沾取食用的方法,風味不俗。泡熱水或浸泡鹽水10分鐘,是為了去掉菠蘿蛋白酶[1],使之不易發生過敏和消滯。若浸泡鹽水後再切成粒狀,和入奶酪或軟雪糕裏,冰凍後吃會更可口。
菠蘿除了去皮生食之外,其與肉一起烹煮,可以使肉類變得軟嫩。
在夏威夷,新鮮的菠蘿一般很便宜,當地人把它作為配料,和豬肉或火腿同燒。
菠蘿外皮捶打後用布包好,可以用來做藥布治療外傷。
1891年用鮮菠蘿提煉出來的菠蘿酶(bromelain),已經被用來治療壞血症。
新近研究發現,菠蘿酶被用來治療心臟疾病、燒傷、膿瘡和潰瘍等,都有着很好的效果[來源請求];但蛋白質無法直接被人體吸收,所以口服菠蘿酶並無任何療效。
菠蘿減少咳嗽和提高消化 [2]
菠蘿的葉片,則是用來製作宣紙的好材料。
來自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8F%A0%E8%98%BF